fb原文:
三姊弟布丁事件鬧了多日,從一開始的退貨糾紛,到今日被挖出各種八卦,這結局根本神展開。俺發現哪,許多人此刻的不爽主因是糾結於姊弟三人(還有阿嬤)「濫用愛心」,吃好穿好用好,隔天卻說缺學費缺棉被拜託大家做愛心買布丁。
針對他們用好貨這件事,我有話想說。先來跟大家說個故事好了。
很久很久以前,中國有一位徐姓女演員,默默做了許多善心之舉,其中包括她資助多位來自中國貧困地區的大學生就學長達十年。某一日她得知,這幾位大學生中,居然有人擁有了一隻新手機!她當下震怒,斥責該位大學生不該將她的資助金拿去買手機。
大學生不服:「是的,您提供給我的是學費與生活費。可我每日三餐吃得極簡單,省吃儉用多日存到買手機的錢。這是我個人的選擇,沒有跟您多要錢。請問不對在哪裡?」
當年的網路輿論也有一部份人傾向於大學生的論點,可是徐姓女演員毅然決然終止了對其的所有援助。有記者問她為何如此做,她沒有作答。我將此事與一位前輩議論一番,他當時給我的解說如下:
「我們每個人做善事的原因都不同,但是結果都一樣:改善另一個人或集體的生活。徐的目的很清楚,幫助孩子們完成學業從此全家脫貧。她想幫助的對象是貧窮孩子,甚至我猜想,她對於那些孩子的期望還希望他們惜福懂分寸,知道什麼該買什麼不該買。
孩子們把錢用於學業、幫助家人、改變世界,都是她願意援助的項目,滿足對非必需品的物質慾望則不在其列。而且,她手上的資源有限,給了甲就會少了乙,因此她從那位學生抽回的資金投入在其他更符合她期望或更需要資助的孩子身上,完全可以理解」。
我當下其實並不是很贊同前輩的論點,但是時隔多年,如今想起來,我想我會與徐姓女演員做出同樣的決定。
許多購買布丁的人,不是見不得三姊弟生活過得比自己好,而是這違背了他們的初衷。他們想給予的是溫暖,不只是「一筆你情我願的買賣」。而那份溫暖,是他們選擇了少「寵愛」自己,挪出來分給別人的。當然,如果你是為了他們家的布丁好吃而購買,不在我討論的範圍內。
「你有困難我幫你,你不再困難了,那我為你高興我的使命也完成了」。既然完成了,這些人便可以轉身將溫暖送給其他對象。只是,三姊弟似乎不想終止這份「關係」。
於是他們選擇包裝,將其它工廠製作的餅乾包裝成自己的「手工餅乾」高價賣出;於是他們選擇欺騙,衣食無缺卻號稱自己缺學費請大家幫忙買布丁;於是他們選擇利用,為了購買新機車姊姊打工賺錢但是原來的甜點店卻由不收酬勞的志工代勞幫忙。
做愛心要看對象,收愛心則要摸著良心。
按讚 是一種 美德 轉發 分享 是一種 境界 你有什麼想法嗎?? 快留言!!
本篇文章取自網路,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疑慮請來信告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撤除